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中心 >> 教学大纲 >> 数学 >> 正文
 
 

《高等代数Ⅱ》课程教学大纲

2023年09月15日 发布 浏览



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及课程简介

(一)课程信息

课程英文

名称

Advanced Algebra(II)

学分

5.5

总学时

88

课程

编码

07012200013

理论

88

实践

0

适用

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先修课程

高等代数

开设课程学院

理学院

课程

类别

£通识课程  专业基础  专业(必修  限选  任选 实践环节

(二)课程简介

《高等代数》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中学代数的继续和提高,内容丰富,逻辑性强,在工程技术、军事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应用学科的重要工具课,也是近代数学中很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以几何空间为背景,按照数学的思维方式,研究线性空间的代数结构及其态射,不仅为学习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等其它后继课程提供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高等代数主要介绍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λ-矩阵欧几里得空间、双线性函数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熟悉和掌握抽象的、严格的代数方法,理解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等辨证关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多维运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应:

课程目标1掌握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λ-矩阵欧几里得空间、双线性函数等知识,具备熟练的运算技能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2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3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1

1.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科学计算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备分析实际问题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掌握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λ-矩阵欧几里得空间、双线性函数等知识,具备熟练的运算技能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2

2.问题分析:能够将数学和计算机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各个相关领域,特别是复杂数据工程的分析、建模和算法设计。

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3

5.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实际问题,使用恰当的技术专业软件,设计和开发新技术或新方案,并将新技术用于预测和模拟。

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一)理论教学安排

章节或知识模块

教学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及基本要求

学时

分配

教学方法与

学生任务

第一部分 二次型

5.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5.2标准形

5.3唯一性

5.4正定二次型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掌握二次型、非退化线性替换、矩阵的合同、实二次型的惯性指数、正定二次型和正定矩阵等基本概念

2.能用非退化线性替换将二次型化成标准形

3.能求出复数域上二次型的规范形

4.能求出实二次型的规范形及惯性指数

5.掌握实二次型的正定性的判定

6.理解通过对二次型进行变换,的形式统一到一个规范型,通过问题简单化分析问题的本质。

1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学生任务:

1.学习相关知识理论

2.完成作业与练习

3.查阅资料,通过解析几何中化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方程为标准形式的问题,了解正定二次型的理论起源。

第二部分 线性空间

6.1集合·映射

6.2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

6.3 维数·基与坐标

6.4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6.5线性子空间

6.6 子空间的交与和

6.7子空间的直和

6.8 线性空间的同构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 掌握线性空间的概念简单性质;

2. 理解线性空间中向量的线性组合、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掌握有限维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的概念及求法;

3. 掌握线性空间中向量坐标的概念,基变换及坐标变换公式,过渡矩阵的概念及性质

4. 理解和掌握线性空间及子空间的概念和判别方法

5. 掌握子空间的交与和的定义及性质掌握维数公式理解子空间的直和的概念及和为直和的充要条件;

6. 理解线性空间同构的概念性质,掌握有限维线性空间同构的充要条件

7. 理解线性空间公理化方法,掌握抽象总结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18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学生任务:

1.学习相关知识理论

2.完成作业与练习

3.查阅资料,了解线性空间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第三部分

线性变换

7.1线性变换的定义

7.2 线性变换的运算

7.3线性变换的矩阵

7.4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7.5对角矩阵

7.6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

7.7不变子空间

7.8若尔当(Jordan)标准形介绍

7.9最小多项式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 理解线性变换的概念;

2. 理解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矩阵相似的概念和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相似等性质;

3. 掌握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以及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求法;

4. 掌握相似矩阵与它们的特征多项式的关系及哈密尔顿-凯莱定理;

5. 掌握有限维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在某一组基下的矩阵为对角矩阵的充要条件;

6. 掌握线性变换的值域、核的概念与性质;

7. 理解不变子空间的概念及其在线性变换化简中的作用

8. 了解若尔当形矩阵的概念以及任意复方阵都相似于一个若尔当形矩阵;了解矩阵的最小多项式的概念;

9. 了解线性变换和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及魅力。

20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学生任务:

1.学习相关知识理论

2.完成作业与练习

3.查阅资料,了解线性变换和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在计算机图形、信号传递上的应用。

四部分

λ-矩阵

8.1 λ-矩阵

8.2 λ-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标准形

8.3 不变因子

8.4 矩阵相似的条件

8.5 初等因子

8.6 若尔当(Jordan)标准形的理论推导

8.7 矩阵的有理标准形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 理解λ-矩阵的概念,掌握λ-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标准形2. 会计算λ-矩阵不变因子

3. 掌握两个数字方阵相似的充要条件

4. 理解矩阵的初等因子的概念以及若尔当标准形

5. 了解矩阵的有理标准形

16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学生任务:

1.学习相关知识理论

2.完成作业与练习

3.学习若尔当(Jordan)标准形的理论推导

五部分

欧几里得空间

9.1定义与基本性质

9.2 标准正交基

9.3同构

9.4正交变换

9.5子空间

9.6实对称矩阵的标准形

9.7向量到子空间的距离·最小二乘法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理解欧氏空间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向量的长度,两个向量的夹角、正交及度量矩阵等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欧氏空间正交基、标准正交基概念掌握施密特正交化;

3.理解欧氏空间同构的定义,掌握两个有限维欧氏空间同构与维数之间的关系;

4.能判定一个线性变换是否是正交变换

5. 理解两个子空间正交的概念,掌握正交与直和的关系

6.掌握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合同对角化的理论与方法

7. 了解最小二乘法;

8. 理解欧几里得空间的概念,掌握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提升科学素养

16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学生任务:

1.学习相关知识理论

2.完成作业与练习

3.查阅资料,了解酉空间。


第六部分

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

10.1 线性函数

10.2 对偶空间

10.3 双线性函数

10.4 辛空间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 理解线性函数的概念

2. 了解对偶空间以及双线性函数的概念。

6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学生任务:

1.学习相关知识理论

2.完成作业与练习

3.查阅资料,了解辛空间。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课内外学习表现等;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二)成绩评定

1.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 = 过程考核成绩*40% + 期末考核成绩*60%

2.过程考核成绩评定

过程考核成绩(100%)=考核方式A50%)+考核方式B30%)+考核方式C20%)

成绩评定方式:

1)考核方式A:课程作业:围绕课程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考核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应用情况;

2)考核方式B:阶段性测验:围绕课程目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考核学生对于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应用情况;

3)考核方式C:课内外学习表现:围绕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出勤情况、线上线下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责任感的树立情况。

3.期末考核成绩评定

期末考核主要围绕课程目标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等;方式为闭卷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相关理论,运用具体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三)课程目标达成的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考核评价方式

过程考核

期末

考核

课程作业

阶段性测验

课内外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评价标准

高于预期

达到预期

低于预期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课程目标1

课程作业:对概念和知识点理解完全正确,解题过程书写工整,无错。

课程作业:对概念和知识点理解基本正确,解题过程基本无错。

课程作业:对概念和知识点理解有一些错误,解题过程有一些错误。

课程作业:对概念和知识点理解错误较多,解题过程有大量错误。

阶段性测验:对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完全正确。

阶段性测验:对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基本正确。

阶段性测验:对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些错误。

阶段性测验:对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有大量错误。

期末考核:对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完全正确或比较正确,基本无误,卷面成绩达到优秀。

期末考核:对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较为正确,错误较少,卷面成绩达到良好。

期末考核:对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存在较多问题,有一些错误,卷面成绩合格。

期末考核:对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大量错误,卷面成绩不合格。

课程目标2

课内外学习表现:能按时出勤,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学习态度积极认真。

课内外学习表现:能按时出勤,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部分学习任务,学习态度比较积极认真。

课内外学习表现:能基本按时出勤,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部分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一般。

课内外学习表现:存在较多旷课情况,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部分学习任务,学习态度敷衍消极。

期末考核:对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和研究的过程完全正确或比较正确,基本无误,卷面成绩达到优秀。

期末考核:对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和研究的过程比较正确,错误较少,卷面成绩达到良好。

期末考核:对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和研究的过程存在较多问题,有一些错误,卷面成绩合格。

期末考核:对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和研究的过程存在大量错误,卷面成绩不合格。

五、课程反馈

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束后,根据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从任课教师处获得学习反馈,以便改进学习。任课教师主动进行过程反馈,在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达成课程目标。

六、课程评价与改进

课程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应遵循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通过的课程达成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对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进行评价,出具课程达成评价报告,并报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审核。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撰写授课总结和改进计划,完善课程目标及考核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

七、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北京大学数学系前代数小组编. 王萼芳、石生明修订. 高等代数(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丁南庆,刘公祥,纪庆忠,郭学军.《高等代数》.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3] 张禾瑞,郝炳新.《高等代数》(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丘维声. 《高等代数》.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 林亚南.《高等代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蓝以中.《高等代数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 丘维声.《高等代数学习指导》(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8] 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厦门大学《高等代数》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XMU-1001951004?tid=1450243463#/learn/content




制订人:     李云霞 (修订日期:   2023 9 月)

审订人:   林洪伟、李德浩   (审订日期:   2023 9 月)


版权所有 © 2018-2020 金陵科技学院理学院 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联系电话:025-86188970 传真:025-86188970 邮箱地址:lixy@jit.edu.cn